摘要:興山縣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,要堅持系統觀念,運用好系統論的思維和方法,努力踐行“兩山”理念,打通“兩山”有效轉化的通道。
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“堅持系統觀念”作為“十四五”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,并指出,“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”。興山縣是三峽庫區水土保持功能區,承擔著守護長江和神農架國家公園的重要生態使命。興山縣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,要堅持系統觀念,運用好系統論的思維和方法,努力踐行“兩山”理念,打通“兩山”有效轉化的通道。
岸上岸下系統治理,夯實綠色發展根基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,是相互依存、緊密聯系的有機鏈條”。堅持系統觀念,推進生態修復與治理,不能就山治山、就水治水,要統籌考慮岸上岸下各自然生態要素,把山水林田湖草作為一個生命共同體來系統修復治理。興山縣把生態保護和治理修復作為發展生態文化旅游康養產業、推動“兩山”有效轉化的前期投資,以綠色小水電、綠色礦山、綠色碼頭、全域綠化“四綠”建設為重點,統籌岸上岸下各生態要素,承接實施全國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試點建設,不斷提升系統治理成效。加快國家水利風景區建設,鞏固國際小水電綠色發展示范基地創建成果。持續實施“青山工程”,推進全民、全時、全域綠化,不斷鞏固“治水”成果,厚植綠色發展根基。
山上山下融合共進,打通“兩山”轉化通道。對山區縣而言,山上與山下不僅是各具特點、相互聯系的立體生態系統,同時也是資源稟賦不同、發展程度不同的區域經濟系統。堅持系統觀念,推進“綠水青山”向“金山銀山”有效轉化,要把山上山下作為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,立足各自資源稟賦和優勢,大力發展特色產業,形成相互融合、相互支撐、相互促進的產業體系和區域發展格局。興山縣立足大山區山上山下垂直生態氣候特征,深度挖掘全域生態文化旅游康養資源,以全域旅游為總抓手,大力發展生態文旅康養產業,形成山上旅居康養、山下旅游觀光的新格局。在山上高海拔地區,深度開發避暑養生資源,著力打造高山四季康養休閑旅游度假目的地,全面打響昭君故里和美興山康養避暑勝地的品牌。在山下香溪河谷地帶,大力弘揚昭君文化,建設以高嵐朝天吼、昭君村兩個5A景區為龍頭的沿河生態文化旅游觀光目的地。
縣內縣外協同發展,搭建外部支撐平臺。對于大山區縣來說,堅持系統觀念,推進“兩山”有效轉化,要把握好自身發展與協同發展的關系,既要立足自身“求解”,也要跳出自身,創新機制,開辟助力“兩山”轉化的外部支撐平臺。興山縣打破行政區劃界限,破除土地等要素的限制,跳出興山發展興山,在縣外大力發展飛地經濟,為縣內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,助力“兩山”有效轉化提供了“休養生息”的空間和可持續的財力保障。
(作者:汪小波,系湖北省興山縣委書記)
網友評論